银行贷款期间,确实可以更换担保人。
1.根据《民法典》的规定,贷款担保作为一种法律制度,旨在促使债务人履行债务以保障债权人的权利。这一制度允许当事人根据法律规定或双方约定设立担保,并通常通过订立担保合同来实现。
因此,在贷款期间,若因各种原因需要更换担保人,是符合法律规定的。
2.在实际操作中,更换担保人的过程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特别是当涉及住房公积金贷款时。
(1)借款人需首先向贷款科(或所在管理部、分中心)提出申请,并在获得同意后,由贷款科向贷款经办银行开具《贷款担保人变更通知书》。
(2)银行经办人员会通知相关各方,包括借款人、新增担保人和原担保人,携带身份证原件到银行现场签订《贷款保证人变更协议》。
(3)协议签字齐全后,担保人变更即生效。此后,银行还会根据变更内容修改贷款担保人信息,并通知贷款科完成变更手续。
找法网提醒,更换担保人需遵循以下程序:
1.提出申请:借款人需向贷款科(或相关管理部门)提出更换担保人的申请。
2.开具通知书:在获得贷款科同意后,由贷款科向贷款经办银行开具《贷款担保人变更通知书》。
3.签订变更协议:银行经办人员通知相关各方携带身份证原件到银行现场签订《贷款保证人变更协议》,并确保协议各方签字齐全。
4.修改信息并通知:银行根据变更内容修改贷款担保人信息,并通知贷款科变更手续完成。
5.账户变更:贷款科会对被替换担保人的账户进行解冻,并对新增担保人的账户进行冻结。
这些程序确保了更换担保人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同时也保护了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贷款逾期后,是否可以起诉担保人取决于担保人所承担的责任。
1.通常情况下,如果借款人欠钱不还导致贷款逾期,债权人有权起诉担保人。
因为担保人在担保合同中承担了一定的连带责任,即当借款人无法履行还款义务时,担保人需要承担相应的还款责任。
2.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保证担保的范围包括主债权及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和实现债权的费用。如果保证合同没有另有约定,保证人应当对全部债务承担责任。
因此,在贷款逾期的情况下,如果担保人具备还款能力但拒不履行还款义务,债权人完全有权通过法律途径起诉担保人,要求其承担相应的还款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