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货款后对方不发货是可以报警的。这通常被视为一种合同违约行为。在此情境下,受害人可以依据相关规定,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比如要求双倍返还定金(若合同中约定了定金条款)。
支付货款后对方不发货涉及合同诈骗,即对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实施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且数额较大,受害人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
找法网提醒,要构成合同诈骗并满足报警条件,通常需要满足以下几个要素:
1.行为人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这是合同诈骗的主观要件。行为人必须有意图通过欺骗手段非法占有他人的财物。
2.行为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实施了欺诈行为:这是合同诈骗的客观要件。行为人通过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手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从而与之签订合同。
3.对方当事人因此遭受了财产损失:这是合同诈骗的结果要件。由于行为人的欺诈行为,对方当事人遭受了经济上的损失。
只有同时满足以上三个条件,才能构成合同诈骗,受害人也才能依法向公安机关报案。
合同欺诈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欺诈方有欺诈的故意:即欺诈方明知告知对方的情况是虚假的,并且会使对方当事人陷于错误而仍为之。
2.存在欺诈行为:欺诈行为是指欺诈方将其欺诈故意表示于外部的行为。这种行为既可以是积极的行为(如故意陈述虚假事实),也可以是消极的行为(如故意隐瞒真实情况)。
3.受欺诈方因欺诈行为而陷入错误并签订合同:只有当欺诈行为使他人陷于错误,并且他人在违背其真实意愿的情况下与之签订了合同,才能构成受欺诈的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