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应怎样正确行使监督权
更新时间:2025-06-24 13:3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公民正确行使监督权,需秉持公正、客观、理性,确保合法合规。可通过了解监督权内容、基于事实反映问题、积极参与社会监督等方式行使。同时,要注意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一、
公民应怎样正确行使监督权
公民在行使监督权时,应秉持公正、客观、理性的原则,确保监督行为合法合规。具体来说,公民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正确行使监督权:
1.要充分了解监督权的各项内容,包括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和检举权,明确自己的权利范围和行使方式。
2.在行使监督权时,应基于事实进行监督和反映问题,避免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这是法律所不允许的。
3.公民应积极参与社会监督,勇于发声,敢于揭露和指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但同时也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避免受到不必要的打击报复。
二、
监督权的具体内容
找法网提醒,监督权是我国现行宪法所确立的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具体包括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和检举权。
1.批评权允许公民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缺点、错误提出批评意见。
2.建议权则赋予公民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的权利。
3.申诉权是指公民在因行政机关或司法机关的错误或违法决定、判决,或因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致使自身或亲属合法权益受损时。
有权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改正或撤销决定、判决或赔偿损失的请求。
4.控告权是指公民对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机关进行揭发和指控的权利。
5.检举权则是公民对于违法失职的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向有关机关揭发事实,请求依法处理的权利。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如何行使监督权
行使监督权,可以举报违法行为。具体操作:1.收集相关证据;2.向有管辖权的部门提交举报材料;3.配合部门调查。还可以参与听证会,提出意见:1.了解听证会信息;2.准备发言材料;3.按时参加并发言。
罪犯怎样行使监督权?
被管制的罪犯有以下义务要遵守:<br/>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br/>
2、按照执行机关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以及遵守执行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br/>
3、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br/>
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执行机关批准等。<br/>
法律依据:<br/>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九条<br/>
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应当遵守下列规定:<br/>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br/>
(二)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br/>
(三)按照执行机关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br/>
(四)遵守执行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br/>
(五)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执行机关批准。
<br/>
对于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劳动中应当同工同酬。
公民如何正确行使自己的监督权
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检举权。个人、行政机关、检察机关、监察委员会等具有的监督权是不同的,例如监察委员会可以对公职人员开展廉政教育,调查职务违法犯罪行为等。
<br />
法律依据:<br />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十一条<br />
监察委员会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规定履行监督、调查、处置职责: <br />
(一)对公职人员开展廉政教育,对其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业以及道德操守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br />
(二)对涉嫌贪污贿赂、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权力寻租、利益输送、徇私舞弊以及浪费国家资财等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进行调查;<br />
(三)对违法的公职人员依法作出政务处分决定;对履行职责不力、失职失责的领导人员进行问责;对涉嫌职务犯罪的,将调查结果移送人民检察院依法审查、提起公诉;向监察对象所在单位提出监察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