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转让后,老员工权益保障的措施具体如下:
1.需要明确的是,公司转让并不影响员工与公司之间已经建立的劳动关系。因此,老员工在公司转让后,其原有的劳动合同继续有效,工资、福利等待遇原则上不应受到影响。
2.为了具体保障自身权益,老员工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及时了解公司转让的具体情况,包括新股东或新公司的资质、信誉等信息,以确保接手方具备合法经营的能力;
(2)与公司或新股东进行沟通,明确自身权益的保障措施,如劳动合同是否继续履行、薪酬福利是否保持不变等;
(3)保留好与公司之间的所有劳动合同、工资单、社保缴纳记录等证据,以备不时之需。
3.若在公司转让过程中,老员工的权益受到侵害,如被无故解雇、降薪等,可以依法向劳动仲裁部门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当公司进入破产程序后,员工应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根据法律规定,员工对于公司拖欠的工资、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支付给员工的补偿金等债权,无需主动向破产管理人提出申报。
这些债权将由破产管理人主动调查后登记并公示。
2.若员工对公示的债权清单有异议,有权向破产管理人提出,若破产管理人不予认可员工的异议,员工可以进一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此过程中,员工应保留好与公司之间的劳动合同、工资单等证据,以证明自己的债权。
3.员工还可以积极参与破产程序的各个阶段,如债权人会议等,以了解破产进展并发表意见。通过积极参与和依法维权,员工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找法网提醒你,在公司破产后,员工的补偿金计算是一个关键问题。
1.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计算。具体为:
(1)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2)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
(3)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2.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3.需要注意的是,职工的安置费与解除劳动关系的补偿金有所不同。
(1)安置费主要适用于国有企业破产改制中的职工,具有很强的政策性;
(2)补偿金则适用于所有企业的员工,是劳动法上的法定责任。
4.在破产分配中,补偿金请求权通常作为第一顺序清偿的破产债权参与分配。
因此,在计算破产后员工的补偿金时,应依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同时,员工也应了解自己的安置费等相关权益,并在必要时依法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