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调解后,在2年内可以申请强制执行。这一期限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
1.如果调解书中明确规定了履行的期限,那么当事人应在这个期限的最后一日之后的两年内,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2.若调解书未规定具体的履行期限,则应从调解书生效之日起计算这两年的期限。
《民事诉讼法》也对此进行了明确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且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找法网提醒,法院调解书具有多重法律效力。
1.调解书对当事人之间民事法律关系的确定会产生效力,使得原先有所争议的法律关系变为无争议的法律关系,当事人此后不再对此法律关系发生争议。
2.调解书生效后,诉讼程序也随之结束,因为当事人之间的争议在法律上已经得到了解决。
3.民事调解书生效之后具有法律强制执行力。这意味着,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调解书所确定的义务,另一方当事人有权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当调解书生效后,如果一方当事人不执行调解书的内容,另一方当事人可以通过以下流程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1.审查立案:人民法院在接到申请执行书及有关法律文书后,会对申请执行是否合法适当、法律文书是否齐备、内容是否明确、被执行人是否有执行能力等进行审查。
2.通知履行:在决定对义务人强制执行前,人民法院会先行通知义务人在规定的期限内自动履行法定义务,否则将强制执行。
3.准备强制执行:人民法院会填写强制执行证,确定强制执行的计划和方案,并书面通知有义务协助的单位和个人。
4.实行强制执行:在强制执行过程中,执行人员应表明身份,出示执法证件和执行根据。执行结束后,应将执行情况书面通知申请执行的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