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搬迁超过20公里,员工可以提出赔偿要求。
1.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公司搬迁到离原地不超过20公里的地方,被视为改变劳动合同的情形。在此情况下,如果劳动者不同意变更劳动合同而决定解除,用人单位需要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
2.当公司计划搬迁且新址与原址之间的距离超过20公里时,员工有权要求公司对其进行赔偿。这是因为搬迁距离过远可能对员工的生活和工作产生重大影响,超出了双方原劳动合同所约定的范畴。
3.在此情境下,员工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向公司提出合理的赔偿要求。
找法网提醒,如果单位搬迁后不给员工赔偿,员工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违法辞退的赔偿金。具体处理流程如下:
1.员工需要准备好仲裁申请书、个人身份证复印件、相关证据复印件及证据清单,以及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前往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
2.在提交材料后,仲裁委将在5个工作日内给予立案,并给双方一定的举证期和答辩期。
3.仲裁委将开庭审理此案,对双方进行调解。如果调解不成,仲裁委将下达裁决书。
4.员工对裁决书不服的,可以起诉到法院。在整个劳动仲裁期间,员工仍然可以去新单位工作,不影响其正常就业。
公司搬迁时,如果员工主动辞职,一般情况下是得不到补偿的。但如果搬迁对员工正常生活造成了重大影响,且员工因此不同意变更劳动合同并主动辞职的,员工仍然可以得到一定的经济补偿。
1.如果公司搬迁到外地或远距离搬迁,对员工正常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员工有权要求公司与其协商一致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地点。
2.如果员工不同意变更并因此主动辞职,公司需要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员工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员工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3.在此情况下,公司需要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为按照员工在本单位的工龄,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平均工资。
因此,在搬迁对员工造成重大影响且员工主动辞职的情境下,员工仍然有权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