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户员工一般不可以不买社保。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个体工商户如果有招聘员工的,双方建立的是劳动关系,经营者应该为员工购买社会保险,这是强制规定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条明确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也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
因此,找法网提醒,个体户员工不可以不买社保,这是法律明确规定的。
个体户不交社保的法律后果包括承担行政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具体来说:
1.行政责任:企业不交社保的,由社保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将处以应缴社会保险费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也将处以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罚款。这一规定旨在督促用人单位依法履行社会保险缴费义务,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民事赔偿责任:企业要赔养老金等损失。因不交社保而解除劳动合同的,企业还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这意味着,如果个体户不交社保,不仅可能面临行政处罚,还可能因为劳动者的损失而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因此,个体户应该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为员工购买社会保险,以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和损失。
如果个体户未依法为员工购买社会保险,员工有权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仲裁。具体的申请步骤如下:
1.提交申请书:当事人申请仲裁时,需要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数提交副本。申请书中应明确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以及相关的证据材料。
2.仲裁受理:仲裁委员会在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会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如果决定受理,仲裁委员会将向申请人发出受理通知书,并向被申请人发出应诉通知书及申请书副本等材料。
3.开庭审理:仲裁庭会在开庭的五日前,将开庭日期、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开庭时,双方当事人应按时到庭参加庭审,进行陈述、举证、质证和辩论等程序。
4.仲裁调解: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仲裁庭会先行调解,促使当事人双方自愿达成协议。如果调解达成协议,仲裁庭将制作调解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如果调解未达成协议,仲裁庭将及时裁决。
5.仲裁裁决: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时,会从劳动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
仲裁裁决后,仲裁庭将制作仲裁裁决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如果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以上就是个体户员工申请劳动仲裁的具体步骤和流程。在申请劳动仲裁时,员工应充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程序规定,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