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被骗,钱款是否还能追回,这主要取决于案件的侦破情况和赃款的追回程度,具体如下:
1.受害人在发现被骗后应立即采取行动,收集与诈骗分子进行联系的单据,如电子邮件、银行汇款单、手机短信等,并将被骗经过以书面形式记录下来。
2.应带着这些被骗单据到当地公安机关刑事警察部门、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部门或者派出所进行报案,由民警制作报案笔录。
3.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的规定,公安机关在接到报案后,会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如果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就会立案侦查。
4.立案后,警方会展开调查,尽力侦破案件,并追回赃款。如果案件侦破成功,且所有犯罪所得被追回,那么受害人就有可能拿回被骗的钱款。
5.如果公安机关只追回了一部分赃款,那么受害人就只能拿回部分被骗的钱款;而如果赃款被犯罪嫌疑人全部挥霍,且公安机关无法追回,那么受害人就无法追回损失了。
对于境外诈骗案件,追回钱款的可能性同样取决于案件的侦破情况和赃款的追回程度。
1.受害人在被骗后应立即报警,并积极配合警方的调查工作。如果案件成功立案,警方会展开跨国调查,尽力追踪犯罪嫌疑人的行踪和赃款的流向。
2.在境外诈骗案件中,由于涉及到跨国追诉和司法协助等复杂问题,因此案件的侦破和赃款的追回往往更加困难。
3.如果警方能够成功拘留或逮捕相关犯罪嫌疑人,并收集到足够的证据,那么就有可能将案件移送至检察院审查起诉,并最终由法院进行宣判。
4.如果所有犯罪所得被追回,受害人就有可能拿回被骗的钱款。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境外诈骗案件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因此追回钱款的可能性往往较低。
找法网提醒,虚构事实借钱,一般算是诈骗行为,但是否构成诈骗罪,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1.诈骗指的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编造谎言、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方式,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2.如果虚构事实借钱的行为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那么就会构成诈骗罪,并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具体来说,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包括:
(1)客体要件(侵犯公私财物所有权);
(2)客观要件(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3)主体要件(一般主体);
(4)主观要件(直接故意,并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如果虚构事实借钱的行为符合这些要件,那么就会构成诈骗罪。
3.如果行为人虽然虚构了事实,但并没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或者虽然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但并未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那么就不会构成诈骗罪。
因此,在具体案件中,需要根据行为人的主观意图、行为方式和危害后果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