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导致骨折,若双方无法就赔偿问题达成一致,受害人确实可以选择去法院起诉要求赔偿。这一步骤并非必须,但当协商无果时,法律途径成为了保障受害人权益的有效方式。
在决定起诉前,受害人应充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自己的诉求合法合理。同时,也要准备好充分的证据材料,如医疗记录、事故现场照片、交警责任认定书等,以证明自己的损失和对方的责任。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交通事故赔偿起诉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原告必须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即受害人或其合法代理人;
2.必须有明确的被告,即事故责任方;
3.必须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即要求赔偿的金额和依据;
4.案件必须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满足上述条件后,受害人可以向法院提交起诉状和相关证据材料,正式启动法律程序。法院将依法对案件进行审查,并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找法网提醒,在交通事故中导致骨折等严重后果的,除了民事赔偿责任外,还可能涉及刑事责任。
1.根据交通肇事罪的量刑标准,若事故责任人负全部或主要责任,并造成一人以上重伤或死亡等严重后果的,将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刑事处罚。
2.若事故责任人具有酒后驾驶、无驾驶资格驾驶等恶劣情节的,还将被视为“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面临更严厉的刑事处罚。
3.在承担刑事责任的同时,事故责任人仍需对受害者进行民事赔偿。这一双重责任制度旨在全面保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并警示广大驾驶员遵守交通规则,确保道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