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撤销签订的不合理协议

更新时间:2025-05-13 18:35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要撤销签订的不合理协议,当事人可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若协议因重大误解、显失公平、欺诈胁迫等签订,可提出撤销。申请时需提供充分证据,法院或仲裁机构认定后,可裁决撤销。
一、

怎么样撤销签订的不合理协议

  要撤销签订的不合理协议,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提出申请,请求变更或者撤销该协议,具体如下:

  1.如果协议存在以下情形之一,当事人即有权提出撤销申请:

  (1)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协议;

  (2)在订立协议时显失公平的;

  (3)因欺诈、胁迫等手段而签订的协议。

  这些情形下的协议违反了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因此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进行撤销。

  2.在申请撤销时,当事人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来证明协议存在上述撤销事由。

  例如,对于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协议,当事人需要提供证据证明自己确实对协议内容存在误解;对于显失公平的协议,则需要证明协议内容明显偏向于对方,对自己造成了不公平的损失。

  3.一旦法院或仲裁机构认定协议存在撤销事由,即可作出撤销该协议的裁决。

二、

不合理协议的撤销期限

  找法网提醒你,关于不合理协议的撤销期限,法律规定了具体的时间限制。

  1.一般来说,当事人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

  2.对于因重大误解而行使撤销权的当事人,这一期限缩短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

  3.如果当事人受到胁迫而签订协议,那么应当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

  4.如果当事人在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那么撤销权将消灭。

  5.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同样会消灭。

  这些规定旨在保护交易秩序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防止撤销权的滥用。

怎么样撤销签订的不合理协议

三、

撤销不合理协议的法律依据

  撤销不合理协议的法律依据主要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

  1.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

  (1)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可以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但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行使撤销权的期限缩短为九十日。

  (2)该条还规定了撤销权消灭的几种情形,包括超过行使期限、明确表示或以自己的行为放弃撤销权等。

  2.《民法典》还明确了可撤销合同的具体情形,包括基于重大误解、显失公平、欺诈、胁迫等手段签下的合同。

  这些规定为当事人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指引,使其能够在遇到不合理协议时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申请撤销不合理协议时,当事人应当充分了解这些规定,以确保自己的诉求能够得到法律的支持。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不公平的协议怎么撤销
撤销不公平协议的步骤包括:首先,收集证据以证明协议的不公平性;其次,你应选择向法院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第三,确保在法定时效内行使撤销权;最后,根据法院或仲裁机构的裁决进行执行。 以上三个答案均围绕“不公平的协议怎么撤销”这一核心问题展开,按照您的要求进行了表述,且总字数与原文解答保持一致。
如何撤销不合理的协议,如何在法律上规定
不合理的协议,如果具备可撤销情形的,能够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申请撤销,属于无效合同的,依法认定为无效,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一条规定,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一百四十八条、一百五十一条
怎样撤销不合理协议,法律上该如何规定
不合理的协议,如果具备可撤销情形的,能够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申请撤销,属于无效合同的,依法认定为无效,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一条规定,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一百四十八条、一百五十一条
律师解答动态
协议刑警的同意啊,还是和外地刑警联系吧
您说对法释(2003)13号第三条“工作人员界定”讨论没意义,结合《规定》第一条按劳动法程序审理来考
郑超律师
郑超律师
1分钟前
需要穷尽手段查找资料,也可以找人证或者立案后申请律师调查令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分钟前
这很可能不可信,正规退款流程一般不会要求卡里有相应余额。这可能是诈骗手段,以退款为由骗取钱财。建议谨
可先确认本省是否将“录取不报到”记入诚信档案,若无此规定则可直接复读;若有规定,可尝试与学校沟通退档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分钟前
对方走代位追偿后,若你无力偿还,可能面临被起诉,之后进入强制执行程序,名下财产会被查控处置。解决方案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