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辞退界定为用人单位在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单方面解除了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这种行为的界定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1.当法律明确规定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下,如果用人单位仍然强行解除,那么这种行为就被视为非法辞退。
2.即使法律允许在某些条件下解除劳动合同,但如果用人单位在条件未满足时就擅自解除,同样属于非法辞退。
3.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上如果不符合法律规定,也可能构成非法辞退。例如,未提前通知劳动者、未支付经济补偿金等。
找法网提醒,多种情况下,用人单位的辞退行为都可能被视为非法。具体来说:
1.女职工在产假期间被辞退:根据法律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期间,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因此,如果女职工在产假期间被辞退,那么这种行为就属于非法辞退。
2.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医疗期内被辞退:在此期间,劳动者享有法定的医疗期,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若用人单位在此期间辞退劳动者,则构成非法辞退。
3.劳动者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被辞退:这种情况下,劳动者享有特殊的保护,用人单位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合同。若用人单位强行辞退,则属于非法行为。
非法辞退的法律依据主要来源于《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法律规定:
1.《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该条款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几种情形,包括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医学观察期间等。
2.关于经济补偿和赔偿的规定: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若非法辞退劳动者,应根据劳动者的工作年限进行经济补偿,并可能面临双倍赔偿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