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后发现职业病如何赔偿

更新时间:2025-07-29 13:45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离职后发现职业病,劳动者有权要求原单位赔偿医疗费、生活保障等。若职业病确由工作期间工作原因导致,劳动者可依据法律法规,向原公司索赔。赔偿程序和内容需依法进行。
一、

离职后发现职业病如何赔偿

  离职后发现职业病,劳动者仍然有权要求原单位进行赔偿。

  1.在实际操作中,即使已经离职,只要职业病是在该单位工作期间由工作原因导致的,劳动者就有权找回原公司要求相应的赔偿。

  2.劳动者在离职后若被诊断出职业病,应首先进行工伤认定。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劳动者或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可在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3.一旦工伤被认定,劳动者即可享受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包括治疗费用、康复费用、伤残津贴等。若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则这些费用应由用人单位自行承担。

二、

职业病赔偿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找法网提醒,关于职业病赔偿的法律规定,主要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和《职业病防治法》。

  1.《工伤保险条例》详细规定了工伤认定的程序、工伤保险待遇的内容和标准等,为劳动者提供了法律保障。其中,特别强调了用人单位在工伤认定和工伤保险待遇支付中的责任。

  2.《职业病防治法》则更侧重于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

  (1)该法规定了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并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

  (2)该法还明确了用人单位应按规定对离岗时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若劳动者在离岗前没有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用人单位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的劳动合同。

  3.《职业病防治法》还规定了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这一规定为劳动者在离职后维护自身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

离职后发现职业病如何赔偿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辞职后发现职业病怎么赔偿
辞职后职业病赔偿处理: 1. 确诊职业病后立即申请工伤认定。 2. 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确定赔偿等级。 3. 根据鉴定结果,向用人单位提出工伤赔偿要求。 4. 若遭拒,可申请劳动仲裁或提起诉讼。
工伤后又发生职业病怎么赔偿
职业病赔偿依据工伤保险进行。具体操作包括:首先,确诊职业病后及时向工伤保险机构申报;其次,准备并提交相关医疗证明和职业病鉴定报告;最后,若存在赔偿争议,可依法申请劳动仲裁。确保个人权益得到保障。
辞退职业病员工如何赔偿
关于职业病员工被辞退后的赔偿问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具体分析。如果是公司无故解雇,员工有权要求双倍赔偿;如果是通过协商达成一致进行辞退,员工应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如果是员工自身违规被辞退,则可能不会有赔偿。在维权过程中,应保留相关证据,并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选择适当的维权方式。
相关知识推荐
得了职业病怎么赔偿
得了职业病怎么赔偿
职业病赔偿标准
问题没解决?立即咨询律师
平台保障
优选律师
快速响应
#3分钟内获得解答
去咨询
没有想要的解答?推荐咨询本地专业律师
平台律师团
已服务 9.9万人
响应 2分钟内
7x24小时在线服务
针对性解决方案
咨询我
问题没解决?立即咨询律师
平台保障
优选律师
快速响应
#3分钟内获得解答
去咨询
律师解答动态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