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确权,对于农村居民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确权意味着农村居民对其宅基地拥有了法律上的明确权属,这如同给宅基地上了一把法律的“锁”,保障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2.宅基地确权还有助于提升宅基地的价值。随着农村越来越受到关注,宅基地的价值也在不断增值。确权后的宅基地,如同有了“身份证”,更易于流转和抵押,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财产性收入来源。
3.确权还能促进农村规划和建设的有序进行,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找法网提醒,与城市里的房产年限不同,农村的宅基地是永久性产权。这意味着,一旦农村居民拥有了确权的宅基地,就可以长期享有该土地的使用权,无需担心产权到期的问题。
1.这种永久性产权的特点,让农村居民在面对城市化进程中的不确定性时,有了更多的心理安全感。
2.即使未来选择离开农村前往城市生活,确权的宅基地也能成为他们心中的“定海神针”,为他们提供一份稳定的财产保障。
虽然宅基地可以翻建,但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并依照法定程序进行申报审批。
1.根据我国《城乡规划法》的规定,农村村民在村庄规划区内使用原有宅基地进行住宅建设时,需要遵循由省一级政府制定的规划管理办法。
2.在老宅基地上翻建房屋前,必须向乡一级政府提出申请,并由乡镇政府报请县级主管部门进行审批。取得相关审批手续后,方可按照具体要求实施翻建行为。
3.在宅基地翻建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规定与限制:
(1)不能乱选地址,必须按照原先批准的地点进行建设;
(2)建设规模不能超过宅基地的标准面积;
(3)不能私自建设,需要遵循相关的建设要求和层数限制;
(4)只有属于该村集体的成员才有权限进行翻建;
(5)如果与邻居因翻盖产生冲突或者本身宅子权属关系不明确,需要先解决权属问题后再进行翻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