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表的日期填写,应以离职交接时间为准,即离职日期即为离职交接完成的当日。在这一天,用人单位应当出具解除劳动合同或劳动关系的证明,确保劳动者权益得到保障。
1.如果依据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用人单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也应在该日一并支付。
2.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尚未支付的工资也应在离职当日结清。这样的规定确保了劳动者在离职时能够得到应有的经济补偿和工资结算,避免了后续可能出现的纠纷。
因此,在填写离职表时,务必确保离职日期的准确性,并留意用人单位是否按照相关规定办理离职手续。
在试用期内离职,劳动者有多种途径可供选择。
1.劳动者可以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期满后劳动合同即告解除。这种方式适用于劳动者因个人原因或其他非用人单位过错而希望离职的情况。
2.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双方达成一致后即可办理离职手续。
3.如果用人单位存在违法情形,如拖欠工资、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等,劳动者有权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并无需提前通知用人单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若存在上述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因此,在试用期内离职时,劳动者应了解自己的权益和离职流程,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离职方式。
找法网提醒你,离职时,法律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均有一定的规定和要求。
1.对于用人单位而言: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这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旨在保障劳动者的就业权益和社会保险权益,用人单位在办结工作交接时,如依法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也应及时支付。
2.对于劳动者而言:
(1)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确保离职手续的顺利完成。
(2)劳动者在离职后也有权要求用人单位保存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二年备查,以便在必要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这些法律规定共同构成了离职时的法律框架,确保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离职过程中的权益得到平等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