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运车辆出了事故,其误工费的计算并非一个固定的数额,而是根据受害人的实际收入损失来确定。误工费的具体金额因受害人的职业、收入水平以及因事故导致的误工时间等因素而异。
1.在实际操作中,误工费的计算通常需要考虑受害人的固定收入,这包括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工作的人员本应按期得到的工资、奖金、津贴等合法收入。
2.对于这部分收入,一般以单位出具的收入证明和工资表为准。
找法网提醒,计算营运车辆的误工费,首先需要确定受害人的实际收入损失。这包括全日制工作收入和兼职工作收入,且应以“实际减少”的收入作为赔偿依据(差额赔偿原则)。
1.如果受害人在事故发生后,其所在单位并未扣发其部分或全部收入,那么这部分收入就不能计入误工费。
2.误工费的计算还需要考虑误工时间。误工时间一般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来确定。在计算误工费时,需要将受害人的实际收入损失与误工时间相乘,得出最终的误工费金额。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受害人为企业经营者,那么其因事故导致的误工损失不包括所丧失的企业经营利益损失。
营运车辆误工费赔偿的法律依据主要来自于《民法典》的相关规定。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