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遭遇医院误诊时,患者及其家属首先应当保持冷静,并采取积极措施来维护自身权益:
1.第一时间应做的是及时搜集所有与诊疗过程相关的病历资料,包括但不限于一日清单/费用详情单、诊断证明、住院证、出院证、住院病案首页等。
2.在搜集完资料后,应对病历、医疗实物及可能的监控视频等证据进行封存,并确保封存过程有医院相关人员的参与并加盖医院印章,以保证证据的有效性。
3.患者或家属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投诉,或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医疗机构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找法网提醒,搜集医院误诊的证据是维权的关键步骤。除了之前提到的及时搜集病历资料并进行封存外,患者及家属还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保留医疗实物:如药品、医疗器械等,这些可能与误诊直接相关,是后续鉴定和诉讼中的重要物证。
2.收集监控视频:如果医院内有监控摄像头,且监控视频能反映诊疗过程,那么这些视频资料也将成为有力的证据。
3.寻求专家意见:在正式提起诉讼前,可以考虑咨询医学专家或法医,获取他们对误诊事件的看法和意见,这将有助于增强证据的说服力。
4.保留通讯记录:与医院或医生的沟通记录,包括电话录音、短信、邮件等,都可能成为证明误诊事实的关键证据。
医院因误诊给患者造成损害的,应依法承担赔偿责任。赔偿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医疗费:因误诊产生的直接医疗费用,包括诊疗费、药费、检查费等。
2.误工费:患者因误诊导致无法正常工作而减少的收入。
3.护理费:患者因误诊需要护理而产生的费用。
4.交通费:患者因误诊而产生的合理交通费用。
5.住宿费:患者因误诊需要在外地就医而产生的住宿费用。
6.住院伙食补助费:患者因误诊住院治疗期间的伙食费用。
7.必要的营养费:根据医嘱,患者因误诊需要额外补充营养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