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给员工缴纳社保,员工提起诉讼后的胜诉概率通常较大。
1.在劳动关系中,用人单位有义务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这是法律规定的明确责任。当用人单位未履行这一义务时,劳动者完全有权向相关部门投诉并寻求法律救济。
2.劳动者应收集双方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这些证据在后续的投诉和诉讼过程中至关重要,能够证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以及用人单位未缴纳社保的事实。
3.一旦证据确凿,劳动者向社保局或劳动局投诉后,相关部门通常会依法介入调查,并要求用人单位补缴社保。
4.在诉讼阶段,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用人单位的缴费义务有明确规定,法院往往会支持劳动者的诉求,判决用人单位补缴社保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因此,从法律角度来看,劳动者在此类案件中的胜诉概率是较高的。
找法网提醒,员工投诉公司未缴社保的步骤相对明确,且不算麻烦。
1.员工需要收集双方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这是投诉的基础。随后,员工可以向当地的劳动局或社保局提出投诉举报,要求用人单位为其补缴社保。
2.在投诉过程中,员工应详细说明用人单位未缴纳社保的情况,并提供相应的证据材料。社保局或劳动局在接到投诉后,会依法进行调查核实。
3.如果调查发现用人单位确实存在未缴纳社保的行为,相关部门会责令用人单位限期补缴,并可能对其处以罚款等行政处罚。
4.员工还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进一步维护自己的权益。例如,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仲裁,或者向法院提起诉讼。在这些过程中,员工同样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诉求是合理的。
未缴社保的法律责任主要由用人单位承担。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其限期缴纳或者补足。
2.如果用人单位逾期仍未缴纳或者补足社会保险费,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采取一系列强制措施来追缴社保费用。
3.这些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查询其存款账户、书面通知其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划拨社会保险费、要求用人单位提供担保并签订延期缴费协议等。
4.在极端情况下,如果用人单位未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且未提供担保,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还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扣押、拍卖其价值相当于应当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财产,以拍卖所得抵缴社会保险费。
这些法律责任的存在,旨在确保用人单位能够依法履行缴费义务,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