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恢复执行的条件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5-05-09 16:4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申请恢复执行需满足的条件主要包括原强制执行程序已被法院裁定终结本次执行以及当事人需向法院提供并经核实的可供执行线索。具体需要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
一、
申请恢复执行的条件有哪些
申请恢复执行的条件主要包括两点,具体如下:
1.之前的强制执行程序必须被法院裁定终结本次执行。这意味着,在原有的执行程序中,由于某种原因(如被执行人无可供执行的财产),法院已经做出了终结本次执行的裁定。
2.当事人需要向法院提供可供执行的线索,并且这些线索需要经过法院的核实。只有满足这两个前提条件,当事人才能向法院申请恢复强制执行程序。
二、
恢复执行需准备什么材料
找法网提醒,在申请恢复执行时,当事人需要准备一系列的材料。
1.必须提交申请恢复执行书,其中应包含当事人的基本信息、执行请求以及联系地址和联系方式等。
2.需要提供申请恢复执行人的有效证件复印件,如单位的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或自然人的身份证、户口本等。
3.还需要提交法定代表人(代表人)、法定代理人的身份证明、授权委托书以及代表人、代理人的身份证复印件。
4.申请恢复执行的法律文书也是必不可少的,包括生效法律文书、债权凭证、中止执行裁定书、终结本次执行程序裁定书以及未履行完毕的和解协议等。
5.如果涉及继承或承受权利的情况,还需要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
6.还需要提供证明中止、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事由消除的材料,如被执行人有财产供执行的线索等。

三、
恢复执行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恢复执行的法律依据主要来源于《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
1.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条,执行员在接到申请执行书或者移交执行书后,应当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并可以立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2.《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条也规定了在执行中,如果双方当事人自行和解达成协议的,执行员应当将协议内容记入笔录,并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
如果申请执行人因受欺诈、胁迫与被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或者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恢复强制执行的条件是什么
恢复强制执行的条件包括提供新的可执行财产线索,并经过法院核实材料的真实性后恢复执行。此外,也可以申请法院调查被执行人的财产,一旦发现可执行财产,即可恢复执行。重要的是要在法定期限内完成申请,以确保执行的顺利进行。
上午好,申请恢复执行有哪些条件?
要申请恢复执行,需提交申请书、法律文书等必要材料。如果之前双方曾达成执行和解但未履行完毕,应提供相关的履行情况证明。如果原执行已经中止,还需要提交中止执行的裁定书以及执行情况证据。提交材料前,建议联系原执行法官进行审核,然后交至立案庭立案。确保所提交的材料完整且符合法律要求,以加速恢复执行的进程。
申请恢复执行后,法院多久才能立案恢复执行
执行案件立案后,法院应在6个月内采取执行措施。若法院在6个月内未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可向上一级法院申请提级执行。申请执行需遵守法定申请期限,逾期且无合理理由者,法院可驳回申请,不予执行。
申请恢复执行所需材料包括:
1. 书面申请书;
2. 生效法律文书;
3. 中止执行裁定书或执行和解协议;
4. 当事人身份证明;
5. 原执行通知复印件;
6. 关于中止执行和执行和解未履行完毕情况的证据材料;
7. 恢复执行案件审查人认为必要的其它材料。
执行案件一般应在立案后六个月内完成执行,非诉执行案件则在三个月内完成。如有特殊情况需延长,须经院长批准,并可再延长三个月,之后需层报高级人民法院备案。委托执行的案件,委托法院应在一个月内完成委托手续,受委托法院则应在收到委托后三十日内执行完毕。若未执行完毕,应在期限届满后十五日内告知委托法院执行情况。刑事案件中的没收财产刑应即时执行,而罚金刑则应在判决、裁定生效后三个月内执行完毕,最迟不超过六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