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鉴定机构是指负责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组织,这些机构主要分为民间鉴定机构、行政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机构。
1.民间鉴定机构主要由医学、法律院校设立,也有一些独立的社会鉴定机构,它们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服务意识较强,但可能存在片面性,其结论在法律上的采信度可能受到影响。
2.行政鉴定机构主要是指医学会,这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明确指定的行政鉴定机构,拥有医疗技术力量雄厚的优势,但在同行情结与法律欠缺方面存在劣势,其鉴定结论有时可能因程序缺陷或答非所问而难以被完全接受。
3.司法鉴定机构则是法院依法设立的专门从事司法鉴定的机构,具有中立性强、与案件处理协调性好的优点,但医疗技术力量可能不充分,需要聘请专家,费用较大。
医疗事故鉴定的时间期限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一般为7个工作日到30日,但具体的时间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这一期限的设置旨在确保鉴定工作能够在合理的时间内完成,以便当事人能够及时获得鉴定结果,从而采取进一步的法律行动或处理措施。
找法网提醒你,医疗事故鉴定费用的缴纳主体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1.如果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医疗事故技术鉴定,那么鉴定费用应由双方当事人协商预先缴纳。
2.如果是由卫生行政部门移交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那么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的当事人应预先缴纳鉴定费。
3.当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后,若需要移交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则鉴定费由医疗机构支付。
4.对于法院首次委托鉴定的,鉴定费由医疗机构缴付。若对首次鉴定结果不服,再次申请鉴定的,则由申请再次鉴定的人缴付鉴定费。
5.如果经鉴定确认属于医疗事故,那么鉴定费应由医疗机构支付;若经鉴定不属于医疗事故,则鉴定费由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的当事人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