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行离职公司不发放工资不合法,员工即使强行离职,只要其在职期间有正常提供劳动,就享有获得相应劳动报酬的权利。
1.公司不能以员工强行离职为由拒绝发放工资,员工可以尝试与用人单位协商办理离职手续并领取应得工资。
2.若协商无果,员工有权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如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面对公司以强行离职为由不发工资的情况,员工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应对:
1.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有权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依法处理。
2.申请劳动仲裁:
(1)若投诉无果,员工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2)仲裁过程中,员工应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自己的劳动权益受到侵害,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向法院起诉:如果员工持有公司拖欠工资的欠条等证据,可以直接携带相关材料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法院判决公司支付欠款后,公司仍不支付的,员工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找法网提醒你,员工自离未办离职手续,单位并不能直接以此为由不发工资。
1.虽然员工未办理离职手续,但单位仍应通过邮箱、电话、微信等方式通知员工返岗,并记录相关情况,若员工在规定时间内未回复或未返岗,单位可以发送《员工返岗通知书》。
2.若员工的行为构成严重违纪,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在此期间,若员工未提供劳动,单位确实无需支付工资。
3.需要注意的是,法律并未明确规定员工离职时公司可以采取的惩罚措施。
4.在员工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中,通常会包含关于员工离职流程的规定以及违反流程的处理方式。
5.若员工的行为给公司造成了损失,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员工应承担赔偿责任。
因此,在员工自离未办手续的情况下,单位应谨慎处理,确保自身行为合法合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