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损害抚慰金是精神赔偿吗
更新时间:2025-04-21 10:1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精神损害抚慰金是精神赔偿,在我国法律上,使用“精神损害抚慰金”这一术语,指因人格权等利益受不法侵害导致的精神痛苦而要求的赔偿费用,与精神损害赔偿金无区别。
一、
精神损害抚慰金是精神赔偿吗
精神损害抚慰金确实是精神赔偿,在我国法律上,并没有精神损害赔偿金这一概念,而使用的是精神损害抚慰金这一术语。
1.它是指因精神损害而赔偿的费用,具体是指受害人或者死者近亲属因受害人的生命权、健康权、名誉权、人格自由权等人格权利益遭受不法侵害而导致其遭受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精神反常折磨或生理、心理上的损害(消极感受)而依法要求侵害人赔偿的精神抚慰费用。
2.精神损害抚慰金与精神损害赔偿金,二者实质上是一个意思,没有区别。
二、
精神损害赔偿金抚慰金区别
实际上,精神损害赔偿金与精神损害抚慰金并没有区别,如上所述,我国法律上并没有精神损害赔偿金这个概念,只有精神损害抚慰金这一法律上的正式表述。
它们都指的是因精神损害而需要赔偿的费用,是对受害人因不法侵害所遭受的精神痛苦和损害的一种法律上的补偿。

三、
如何确定精神损害赔偿数额
找法网提醒你,确定精神损害赔偿数额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补充适用原则。
相当于“精神抚慰原则”,意味着在首先考虑非金钱赔偿方式不能充分保护受害人或对侵权人进行有效制裁的情况下,可以补充使用金钱赔偿方式,对受害人进行一定的抚慰和补偿。
2.公平适用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在进行金钱赔偿时,既要考虑金钱赔偿的民事制裁作用,防止侵权人因侵权而受益,又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给予受害人适当的赔偿,以弥补其受到的精神损失。
3.适当限制原则。对于精神损害赔偿的数额,应当进行一定的限制,以防止出现漫天要价的情形,确保赔偿数额符合社会的公平正义观念。
4.法官自由裁量原则。
(1)法律允许法官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依照一定的心证规则和方法,行使自由裁量权,以确定精神损害赔偿的数额。
(2)但法官在行使这一权力时,必须遵循公平正义的法律理念,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和必要的情节,做出正确的利益平衡和价值选择。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猫有精神赔偿吗
猫造成损害,可要求赔偿。具体操作:1)收集证据,如照片、视频、医疗记录等;2)与养猫人协商,提出赔偿要求;3)如协商无果,可寻求法律援助或向法院起诉。不同情况处理方式可能不同,如损害严重或养猫人态度恶劣,建议直接起诉;如损害较轻且养猫人愿意承担责任,可协商解决。
精神损害赔偿金和精神损害抚慰金一样吗?
法律分析:
1. 精神损害抚慰金通常应在人身自由赔偿金和生命健康赔偿金总额的50%以下酌定。
2. 精神损害抚慰金的最低数额应不低于一千元;若超过一千元,则以千元为单位进行计数。
精神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抚慰金一样吗?
法律分析:精神损害抚慰金包括以下方式:
(一)致人残疾的,为残疾赔偿金;
(二)致人死亡的,为死亡赔偿金;
(三)其他损害情形的精神抚慰金。
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
(一)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
(三)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四)侵权人的获利情况;
(五)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六)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对于具体的计算公式,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而是由法院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