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请人办事没办成,是否可以报警,取决于具体情况,具体如下:
1.如果是对方虚构事实,利用“办事”为幌子,诈骗钱财的,那么可以报警求助,这属于刑事犯罪行为。
2.如果仅仅是花钱办事但没有办成,且对方没有诈骗的故意,那么这属于民事纠纷,警察一般不会介入处理,双方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等方式解决争议。
3.《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至第一百五十条明确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因此,如果确认对方存在欺诈行为,受害人完全有权报警,由公安机关进行受理审查,并根据具体情节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找法网提醒,诈骗公私财物的立案标准因地区而异,但一般来说,诈骗公私财物罪的立案标准是3000元。
1.需要注意的是,诈骗罪的定案标准(即构成诈骗罪的最低数额)通常是5000元。但公安机关在接到报案后,只要存在诈骗行为,都可以进行立案调查。
2.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包括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等。
3.而关于“数额较大”的具体标准,最高人民法院在相关司法解释中有所规定。例如,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000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则属于“数额巨大”。
4.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诈骗公私财物价值的数额标准也在不断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