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投诉之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及时予以受理,并依法进行调查。如果查明用人单位确实有劳动违法行为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对其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或者作出其他处理的决定,并告知投诉的人。
1.这一流程是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来执行的,该条例明确了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职责,包括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督促用人单位贯彻执行;
2.检查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
3.受理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的举报、投诉;
4.依法纠正和查处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
找法网提醒,劳动纠纷的解决有多种途径。
1.双方可以自行协商解决,这是解决纠纷的首选方式,以自愿为基础,不愿协商或者经过协商不能达成一致的,可以选择调解、仲裁程序。
2.当事人可以向本企业劳动纠纷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但调解程序也是自愿的,只有双方当事人都同意申请调解,调解委员会才会受理该案件。
3.若双方经过调解仍达不成协议,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可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程序适用于各类纠纷,是强制性的必经程序。
4.如果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向当地基层人民法院起诉,法院审判程序是劳动纠纷处理的最终程序。
在劳动投诉过程中,劳动者应当提供必要的证据材料,以证明用人单位存在违法行为或侵权行为。
1.这些证据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劳动合同、工资单、工时记录、加班记录、社保缴纳记录等,以证明劳动关系存在及劳动权益受到侵害的事实。
2.如果有其他相关证据,如证人证言、录音录像等,也可以作为辅助证据提供。
3.如果劳动者无法提供充分的证据,可能会导致劳动局不予受理案件,因此,在投诉前,劳动者应当尽可能收集并保留相关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