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自己的工伤级别,首先需要经过正式的工伤级别鉴定程序,具体如下:
1.工伤职工在发生工伤,并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若存在残疾或影响劳动能力的情况,或者停工留薪期满,应及时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
2.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会根据《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国家标准,结合工伤职工的伤情和医疗诊断情况,提出鉴定意见,并最终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
3.该结论书中会明确载明工伤职工的基本信息、伤情介绍、鉴定依据以及鉴定结论,从而确定工伤级别。
找法网提醒,工伤级别鉴定的具体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工伤职工或其用人单位需填写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表,并提交相关材料,如《工伤认定决定书》原件和复印件、有效的诊断证明、完整病历材料等。
2.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会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如材料不完整,会一次性书面告知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
3.材料完整后,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会及时组织鉴定,并通知工伤职工进行鉴定的时间、地点及携带的材料。
4.在鉴定过程中,专家组会根据工伤职工的伤情和医疗诊断情况,依据国家标准提出鉴定意见。
5.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并及时送达工伤职工及其用人单位。
在进行工伤级别鉴定时,需要提交以下材料:
1.《工伤认定决定书》原件和复印件,这是证明工伤事实的关键文件;
2.有效的诊断证明、按照医疗机构病历管理有关规定复印或者复制的检查、检验报告等完整病历材料,这些材料能够全面反映工伤职工的伤情和治疗情况;
3.工伤职工的居民身份证或者社会保障卡等其他有效身份证明原件和复印件,用于核实工伤职工的身份;
4.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规定的其他材料,这些可能根据具体情况有所不同,需按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要求进行准备。
提交完整的材料是确保工伤级别鉴定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