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二手车签合同是有法律效力的,只要协议内容符合法律规定,该协议就具备法律效力。
这里要明确的是,过户并非二手车买卖的必要条件,但如果二手车没有办理过户手续,仅签订了买卖合同,会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合同生效应当具备的要件包括:
1.当事人必须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1)作为合同主体的自然人,需要具有《民法典》规定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对于法人、非法人组织,它们的行为能力有所不同,只有在登记核准的经营范围内从事经济活动,才具有法律效力,签订的合同才受法律保护。
2.意思表示必须真实。
任何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都以意思表示真实为前提,如果合同当事人因欺诈、胁迫、乘人之危或逃避法律而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签订合同,这样的合同将不具备法律效力。
3.合同内容和目的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不得违背公序良俗。这意味着合同内容不能损害他人利益,也不能危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二手车交易合同在以下情形下可能被视为无效:
1.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的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的合同一般属于可变更或撤销的合同,只有在损害了国家利益时,才被视为无效合同。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合同。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
5.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
6.对于造成对方人身伤害或因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免责的合同条款。
7.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条款。
找法网提醒你,在签订二手车买卖合同时,补充内容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补充因经销商或个人隐瞒车辆行驶里程、车辆车身事故状况、车辆手续等情况应承担的赔偿费用和赔偿方式,以保障购车者的权益。
2.针对二手车交易中常见的“定金”纠纷,应将定金及相关责任的内容明确写入合同,在定金协议中对车辆里程表、手续、车辆钥匙、车主信息等进行确认登记,避免实际交易中的调包现象。
3.在合同中应明确过户前车辆违章应由卖方处理,以确保车辆交易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4.合同中应写明已交车款金额和剩余车款的支付方式及时间,特别是在车辆过户前购车者可能会先交部分车款的情况下,更应明确相关风险及赔偿方式。
5.对于二手车经销商推出的配套服务,购车者应与经销商协商将这些服务写入卖车协议中,以防止服务无法实现而使购车者受损。
6.在二手车买卖合同中,购车者可以将车辆的评估费用作为低估或隐瞒车辆实际情况的赔偿费用要求,以保障自己的权益不受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