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职工应当认定为工伤。
法律规定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伤、患职业病等,均是为了保护职工在工作过程中或相关活动中可能遭受的伤害,而上下班途中作为职工日常工作的必要延伸,同样应受到法律保护。
找法网提醒,工伤赔偿的计算方式主要依据伤残等级和职工本人工资来确定。具体来说:
1.对于一级至四级伤残,赔偿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按月享受的伤残津贴。其中,一级伤残补助金为本人工资×27个月,二级为25个月,三级为23个月,四级为21个月。
2.五级、六级伤残的赔偿标准类似,但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伤残津贴的月数及比例有所不同。
3.七级至十级伤残的赔偿以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主,劳动合同期满或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时,还有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地方政府规定。
4.工亡待遇标准包括丧葬补助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和供养亲属抚恤金等,具体金额也有明确计算方式。
5.对于因工外出时发生事故或在抢险救灾中下落不明的职工,也有相应的待遇标准。
工伤赔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项目:
1.医疗费用:包括治疗工伤所需的挂号费、住院费、医疗费、药费、就医路费等。
2.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所在单位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发给住院伙食补助费。
3.停工留薪期内的工资福利及陪护费: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4.伤残津贴: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5.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根据伤残等级的不同,工伤职工可享受不同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6.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对于因工死亡的职工,其直系亲属可享受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