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书签完字后,通常是不可以反悔的。
1.一旦双方当事人及审判人员在调解协议上签字盖章,或者签收调解书后,调解协议或调解书即产生法律效力。
2.这意味着双方需要按照调解协议的内容履行各自的义务。
(1)如果调解书中有具体的还款日期,则按照该日期执行;
(2)如果没有具体还款日期,则调解书没有明确的期限限制,但当事人仍应尽快履行。
3.如果确实存在特殊情况或调解协议存在违法情形,当事人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寻求救济,但这通常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调解书签收后,即产生法律效力。
1.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规定,对于需要制作调解书的案件,双方当事人签收调解书是调解协议生效的必要条件。
2.一旦调解书生效,即具有与民事判决书相同的法律效力,当事人必须履行调解协议中规定的义务。
3.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调解协议,另一方当事人有权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4.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案件,如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调解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等,人民法院可以不制作调解书,但调解协议仍然具有法律效力。
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也明确规定,调解达成协议并经审判人员审核后,双方当事人同意该调解协议经双方签名或者捺印生效的,该调解协议自双方签名或者捺印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如果当事人在签收调解书后反悔,一般情况下是无法直接撤销调解书的。
1.因为调解书一旦生效,即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必须履行。然而,如果当事人认为调解书存在违法情形或者调解协议的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符,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寻求救济。
2.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对调解协议进行审查。如果法院认为调解协议确实存在违法情形或者调解协议的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符,可以依法撤销调解书或者对调解协议进行修改。
3.如果当事人认为调解过程中的调解人员存在违法行为或者调解程序存在瑕疵,也可以向法院提出申诉或者举报。
总之,当事人在签收调解书后应当认真履行调解协议中的义务,如果确实存在特殊情况或者调解协议存在违法情形,应当及时通过法律途径寻求救济。
找法网提醒您,法院在审理调解案件时也应当严格依法进行调解,确保调解协议的合法性和公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