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一直不办理继承,会导致继承人无法完全获得该房产的所有权,进而产生一系列不良后果,具体如下:
1.未办理继承的房产,继承人只能自住,不能交易。
因为房产过户是指通过转让、买卖、赠予、继承遗产等方式获得房产后,去房屋权属登记中心办理的房屋产权变更手续,即产权转移从原所有人转移到继承人的全过程。
2.若未进行过户,则该房产在法律上仍然属于原所有人,继承人无法行使对房产的完整权利,包括但不限于出售、抵押等。
3.长期不办理继承还可能引发家庭内部矛盾,因为其他家庭成员可能对房产的归属产生争议。在极端情况下,甚至可能因遗产继承问题引发法律纠纷,影响家庭和谐。
找法网提醒,房产继承后未过户,同样会对继承人产生不利影响。
1.未过户的房产在法律上仍然属于原所有人,这意味着继承人无法获得房产的完整所有权。因此,继承人无法对该房产进行自由处分,如出售、出租等。
2.未过户的房产在面临拆迁、征收等情况时,继承人可能无法获得相应的补偿。
因为拆迁、征收等补偿通常是基于房屋权属登记中心登记的产权人进行的,如果继承人未办理过户手续,则可能无法被认定为合法的产权人,从而无法获得相应的补偿。
3.未过户的房产还可能面临被他人侵占的风险。
因为未过户的房产在法律上仍然属于原所有人,如果原所有人或其他利益相关人存在不良企图,可能会利用这一漏洞侵占该房产。
房产继承过户需要准备一系列的资料。具体来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房地产转移登记申请表:这是办理房产过户手续的基本表格,需要填写相关信息并签字确认。
2.申请人身份证明:包括继承人的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以及结婚证、户口本等证明材料。如果继承人无法到场办理手续,还需要提供委托书和公证书。
3.房地产权利证书:即原房产的产权证书,是证明房产归属的重要文件。
4.经公证的房地产继承证明文件:这是证明继承人合法继承房产的法律依据,需要由公证机构出具。
5.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还可能需要提供其他相关的证明材料,如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决定书、房地产买卖合同书、抵押权人同意的书面文件等。
在准备这些资料时,建议咨询当地房屋权属登记中心或相关律师,以确保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