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欠工资可以告上法庭,但这一过程并非直接进行。
1.劳动者在遭遇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时,可以先选择向人民法院起诉,但在此之前,通常必须经过劳动仲裁程序。
2.存在例外情况,即如果用人单位已经开具了欠条,并且该案件不涉及其他劳动争议,那么劳动者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请求支付令,无需经过劳动仲裁。
3.《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也对此进行了明确规定,指出在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找法网提醒,对于拖欠工资这一劳动争议案件,法院是会受理的,但前提是已经经过了劳动仲裁程序。
1.如果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或者仲裁庭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以及仲裁裁决作出后当事人不服的,这些情况下,劳动者都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也明确了劳动争议的适用范围,其中就包括了因劳动报酬发生的争议,这进一步证明了法院会受理拖欠工资案件。
当员工遭遇工资未发的情况时,虽然罢工是一种可能的反应,但这样并不利于劳动者维权。
1.罢工行为虽然不算违法,但只是单方面违反了劳动合约,是单方面违约的行为。企业可以拒付罢工期间的工资,并可以通过工会与员工进行协调,处理罢工问题。
2.建议员工在遭遇工资未发时,可以选择提出辞职,并通过劳动仲裁来索要工资和经济补偿金。
3.如果用人单位存在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情况,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的规定:
劳动行政部门还可以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并可能要求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因此,员工在维权时应充分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并合理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