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感染传染性疾病,是否能算工伤,主要取决于具体的工作性质和感染情境,具体如下:
1.对于医护及相关工作人员,如果在工作中感染了传染性疾病,通常能被认定为工伤。
2.一般劳动者在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如果因工感染上传染性疾病,也能被认定为工伤。然而,在其他情形下,感染传染性疾病则可能无法被认定为工伤。
3.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的规定,工伤的认定有一定的范围和条件。虽然该条款并未直接提及传染性疾病,但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情况可以视同工伤。
因此,医护及相关工作人员以及参与此类活动的劳动者,在工作中感染传染性疾病时,有理由依据此条款申请工伤认定。
找法网提醒,传染病可被认定为工伤的情况主要包括两种:
1.医护及相关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因工感染上传染性疾病;
2.劳动者在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因工感染上传染性疾病。
这两种情况下,如果劳动者能够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其感染传染病与工作有直接关联,那么就有可能被认定为工伤。
值得注意的是,工伤的认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除了上述两种情况外,其他情形下的传染病感染通常不会被认定为工伤。
因此,劳动者在申请工伤认定时,需要充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认定条件,以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保障。
工伤认定的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申请人需要备齐工伤认定申请表、职工身份证等相关资料,并到社保机构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这是工伤认定的第一步,也是整个程序的基础。
2.社保机构工作人员会对申请人提交的资料进行审核,以确认其完整性和真实性。如果资料不齐全或存在疑问,工作人员可能会要求申请人补充或说明。
3.如果社保机构决定受理申请,会出具受理文书,并送达申请人。这意味着工伤认定程序正式开始,申请人可以等待下一步的调查和认定结果。
4.社保机构会进行审查和调查取证,以了解事故发生的经过和原因,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认定条件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5.认定结果会以文书形式送达受伤害职工、其近亲属和用人单位。如果认定为工伤,受伤害职工将有权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所需材料方面,主要包括工伤认定申请表、职工身份证、医疗诊断证明或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