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吓他人,若未涉及财物索要或未构成其他犯罪要件,其处罚通常依据具体情节和造成的后果而定:
1.在一般情况下,恐吓行为可能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会受到行政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
2.若恐吓行为情节严重,例如造成被害人极度恐惧、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或多次实施恐吓行为,可能构成寻衅滋事罪或其他相关罪名,将受到刑事处罚。
3.单纯的恐吓行为,若未造成严重后果或未达到刑事立案标准,可能只会受到行政处罚或民事责任的追究。
找法网提醒,恐吓时索要财物,可能构成敲诈勒索罪。
1.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的规定:
(1)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这里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和“数额特别巨大”的具体标准,会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犯罪情况有所不同。
因此,在恐吓时索要财物的案件中,判决结果会根据具体案情和涉案金额来确定。
以恐吓手段强买强卖,可能构成强迫交易罪。
1.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六条的规定:
(1)以暴力、威胁手段实施强买强卖商品等行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这里的“情节严重”包括多次实施强迫交易行为、强迫交易数额巨大、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等情形。
因此,若以恐吓手段强买强卖达到情节严重的标准,将受到相应的刑事处罚。同时,被害人也有权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因强迫交易行为造成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