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无子女,财产有可能给遗嘱指定的继承人,主要取决于是否留有有效遗嘱或转让授权书。
1.若老人留有遗嘱并在其中明确指出了继承人或是被捐赠者的身份及身份信息,那么这部分人依法就可以继承到相应的财产。
2.即使老人无子女,他们仍然有权通过遗嘱来安排自己的财产分配,如果老人没有留下遗嘱或转让授权书,那么财产的继承将遵循法定程序。
3.在法定继承的情况下,财产的归属会首先考虑老人的配偶和父母,若配偶和父母均已去世,才会按照第二顺序,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来进行继承。
4.若所有法定继承人均已过世或失去继承权,且无任何受捐赠之人,那么财产将归国家所有,用于公共福利事业。
5.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老人是集体性质的财产持有者,其遗产还可能归属到相应的组织内部进行处置。
对于无子女的老人来说,其遗产的法定继承顺序主要依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的继承顺序如下:
1.第一顺序为配偶、父母。这意味着,如果老人有配偶或父母在世,他们的财产将首先由这些人继承。
2.第二顺序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若第一顺序的继承人不存在或失去继承权,那么遗产将由这些第二顺序的继承人来继承。
找法网提醒,如果老人的子女先于老人去世,那么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直系晚辈血亲代位继承,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也可以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在没有遗嘱的情况下,老人财产的归属将严格按照法定继承顺序来确定。
1.如果老人没有子女,且配偶和父母也已去世,那么其财产将首先由兄弟姐妹来继承,若兄弟姐妹也不存在或失去继承权,那么遗产将按照第二顺序的继承人,即祖父母、外祖父母来进行继承。
2.如果老人的所有法定继承人均已过世或失去继承权,且无任何受捐赠之人,那么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条的规定,老人的遗产将归国家所有,用于公益事业。
3.若老人生前是集体所有制组织成员的,则遗产将归所在集体所有制组织所有。
4.如果老人的外甥(女)、侄子(女)等亲属对老人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他们可以向法院申请继承老人遗产。具体继承份额将由法院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