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时抚养权的解决,首先可以通过双方协商达成一致。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根据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进行判决。
1.在这一过程中,为了增加获得抚养权的可能性,双方可以积极收集并提交相关证据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双方基本条件、父母基本条件以及孩子生活环境方面的证据。
2.具体来说,双方可以就各自的工资收入、文化学历、道德品质以及思想品质等方面进行取证,以展示自己在抚养子女方面的优势。
3.孩子以往的生活环境、长期带孩子的父母的意见及身体情况也是重要的考量因素。如果有一方距离学校较近或生活小区成熟,对孩子入学、生活最为有利,那么这一方在争取抚养权时可能会更有优势。
找法网提醒,离婚时抚养权的判断依据主要包括孩子的年龄、夫妻双方的协议以及法院的具体判决。具体来说:
1.对于不满2周岁的孩子,原则上由母亲直接抚养。这是因为母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且孩子在婴儿期对母亲的依赖度更高。
2.对于已满2周岁的孩子,夫妻双方可以协议约定归谁抚养。如果协议不成,则由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进行判决。
3.对于8周岁以上的孩子,法院在判决抚养权时应当尊重孩子的真实意愿。这是因为孩子已经具备一定的判断能力和表达能力,能够表达自己对抚养人的选择和偏好。
离婚时孩子抚养权的归属原则主要是根据有利于子女成长的原则进行判决。法院在判决时会综合考虑夫妻双方的学历、工作、收入、年龄、家庭环境以及子女的年龄等因素。具体来说:
1.对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一般判给母亲一方。但如果母亲存在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等不适宜抚养子女的情形,也可以随父方生活。
2.对于已满两周岁的子女,如果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随其生活,法院会优先考虑一方是否存在绝育手术、丧失生育能力、子女随其生活时间较长等情形。这些情形将作为法院判断抚养权归属的重要依据。
3.已满八周岁的未成年子女随父或母生活发生争执的,法院会考虑子女的意见。这是因为孩子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意识和表达能力,能够表达自己对抚养人的选择和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