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协议签了不去,有可能是要赔付违约金的,这主要取决于协议中的具体约定。
1.三方协议,一经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签署,即具备了法律效力,任何一方都不得擅自解除,任何一方若违反了协议中的约定,都将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因此,如果毕业生签署了三方协议却未去工作,用人单位是有权利要求毕业生承担违约责任的。
2.是否需要支付违约金,首先要查看协议中是否有关于违约金的明确约定。
(1)如果三方协议或者事后签订的补充协议中明确约定了违约金条款,那么毕业生就需要按照约定支付相应的违约金。
(2)如果毕业生认为违约金的数额过高,可以先尝试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请求调整违约金的数额。
(3)如果协商无果,毕业生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请求对违约金的数额进行调整。
三方协议的法律效力是明确的,一旦签署,即对三方当事人产生法律约束力。
1.三方协议的性质并不属于劳动合同。它更多地是用以约定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将来的就业意向。
2.即用人单位与应届毕业生约定在毕业后双方订立劳动合同的协议,属于预约合同的一种,而非正式的劳动关系法律文件。
3.三方协议并不会保障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劳务报酬及福利待遇,三方协议会在毕业生到单位报到、用人单位正式接收后自动终止。
4.即便签订了三方协议,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仍然需要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找法网提醒你,签了三方协议之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还需要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这是因为三方协议只是预约合同,它并不能替代正式的劳动合同来保障双方的权益。
1.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双方需要就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等事项进行明确约定。
2.约定将成为双方劳动关系的基础,也是解决未来可能出现的劳动争议的重要依据。
因此,毕业生在签订三方协议后,应尽快与用人单位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以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的保障,也要注意保留好相关的证据材料,以便在需要时能够证明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