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电金额达到1000元以上的,会面临判刑的问题。
1.当偷窃电能的数额达到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时,这将被认定为盗窃数额较大,司法机关将予以刑事立案追究。
2.若盗窃数量能够查实,将直接按照查实的数量来计算盗窃数额。然而,在实际情况中,有时盗窃数量可能无法准确查实,这时就需要采用其他方法进行推算。
3.可以依据盗窃前六个月月均正常用量减去盗窃后计量仪表显示的月均用量来推算盗窃数额。
4.如果盗窃前正常使用不足六个月,则按照正常使用期间的月均用量减去盗窃后计量仪表显示的月均用量进行推算。
找法网提醒,窃电行为在法律上有着明确的定义,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1.在供电企业的供电设施上擅自接线用电,这种行为直接破坏了供电设施的正常运行,属于非法占用电能。
2.绕越供电企业用电计量装置用电,也是窃电行为的一种,即绕过计量装置直接用电,以此逃避电费缴纳。
3.伪造或者开启供电企业加封的用电计量装置封印用电,故意损坏供电企业用电计量装置,或者故意使供电企业用电计量装置不准或者失效,都属于窃电行为的范畴。
4.采取非法技术手段给电费充值卡充值并使用该充值卡充值后用电,以及采用其他方法窃电,同样构成窃电行为。
这些行为都严重违反了电力法律法规,损害了供电企业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扰乱了正常的电力市场秩序。
盗窃罪与侵占罪在法律上存在显著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犯罪的前提不同。侵占罪的行为人在侵占他人财物之前,必须已经实际持有或控制他人财物。而盗窃罪则不同,行为人并未实际持有或控制他人财物,而是通过秘密窃取的方式非法占有他人财物。
2.犯罪目的产生的时间不同。
(1)侵占罪的行为人的犯罪目的通常是在实际持有他人财物之后才产生的,即行为人原本并无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但在持有他人财物后产生了非法占有的意图。
(2)而盗窃罪的行为人的犯罪目的则是在实际持有他人财物之前就已经产生的,即行为人从一开始就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
3.犯罪客观方面也不同。盗窃罪通常表现为行为人通过秘密窃取的方式非法占有他人财物,而侵占罪则表现为行为人将已经持有或控制的他人财物非法占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