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伤残鉴定,确实需要工伤证明。
1.工伤认定和伤残鉴定在实质上是相互关联的,没有工伤认定的前提,就无法进行伤残鉴定。
2.工伤认定后的鉴定结论书,实际上是劳动能力级别鉴定等级,这一等级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下设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负责评定,共分为十个等级,从一级到十级,级别越高表示伤情越重。
3.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三条的规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时,必须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因此,没有工伤认定决定书,就无法进行工伤劳动能力鉴定。
4.工伤证明是进行伤残鉴定的必要条件。同时,申请劳动能力鉴定还需要提交其他相关材料,如有效的诊断证明、检查检验报告等完整病历材料,以及工伤职工的身份证明等。
找法网提醒,如果没有工伤证明,是不能进行伤残鉴定的。
1.工伤认定是伤残鉴定的前置条件,没有工伤认定决定书,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将不会受理鉴定申请。
2.如果发生了工伤事故,受伤员工应及时向所在单位或当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待获得工伤认定决定书后,再进行伤残鉴定。
虽然一般情况下,没有工伤证明是无法进行伤残鉴定的,但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
1.在无照企业受到事故伤害的员工,以及未满16周岁的童工,这两种情况下,即使没有工伤证明,也可以进行伤残评定。
2.这两种情况下的员工或童工,往往由于企业的不合法用工或年龄限制,无法获得正式的工伤认定。但为了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法律规定了他们可以跳过工伤认定程序,直接进行伤残评定。
3.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两种情况下可以无须工伤证明评残,但要想得到工伤赔偿,仍然需要先进行工伤认定。因为工伤赔偿的程序是: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工伤赔偿。
4.只有在经过工伤认定并获得工伤认定决定书后,受伤员工才能依法享受工伤待遇。如果无法进行工伤认定,那么受伤员工只能寻求其他途径进行索赔,如司法鉴定等。
但需要注意的是,司法鉴定等级一般要低于工伤鉴定等级,因此赔偿金额也可能会相应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