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签劳动合同离职,劳动者依然可以拿到工资。
1.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本身就是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作为补偿。
2.在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更应在此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应得的全部工资。这一规定确保了劳动者在离职时不会因为未签劳动合同而失去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找法网提醒,对于没签劳动合同离职的劳动者而言,要工资的方式主要依赖于法律途径。
1.劳动者应明确自己享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这是《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所赋予的。在离职时,劳动者可以通过与用人单位协商的方式,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应得的工资。
2.若用人单位拒绝支付,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通过劳动仲裁、法院诉讼等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在具体操作时,劳动者应注意收集并保留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如工作证、工资条、考勤记录等,以便在需要时作为证明。
4.劳动者还应了解并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以便在维权过程中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没签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是严重的,对于用人单位而言,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将面临法律的制裁。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2.未签劳动合同还可能对用人单位的声誉和形象造成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其招聘和用人。
因此,用人单位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及时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以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和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