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衅滋事导致轻微伤,如果双方能够达成调解协议,一般情况下是可以不进行立案追查的。
1.寻衅滋事行为虽然具有社会危害性,但若其造成的后果较轻,且当事人双方有意愿通过调解解决纠纷,公安机关在审查案件情况后,可能会选择不进行立案,而是鼓励双方通过调解来化解矛盾。
2.这并不意味着寻衅滋事行为就无需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调解成功后,行为人仍可能面临一定的行政处罚或民事责任。
但相较于刑事诉讼程序,调解处理更为灵活和便捷,有助于快速恢复社会秩序,减少司法资源的浪费。
找法网提醒,寻衅滋事罪的认定主要依据其行为是否满足该罪的构成要件。其表现形式主要有四种:
1.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2.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3.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4.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只有当行为人的行为符合上述四种情形之一,且情节严重到足以破坏社会秩序时,才能被认定为寻衅滋事罪。
寻衅滋事罪调解后是否还追责,取决于案件的性质和调解的结果。
1.如果寻衅滋事行为尚未构成公诉案件,或者虽然构成公诉案件但情节较轻,且当事人双方能够达成调解协议,公安机关在审查案件情况后,可能会选择不进行立案追查,或者即使立案也会考虑从轻处理。
2.如果寻衅滋事行为严重侵犯了公家财产安全,成为了公诉案件,那么即使当事人双方达成调解协议,也不能取消公诉。
3.公安机关仍然需要提起诉讼,追究犯罪嫌疑人的法律责任。在这种情况下,调解虽然不能完全免除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但可以作为法院量刑时的一个考虑因素,有助于行为人获得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