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黄灯发生事故,可能由闯黄灯的一方承担全部责任或主次责任,也有可能无需负责,关键在于交管部门根据当事人行为对交通事故产生的影响及过错程度来判定。
1.黄灯被视为必须停车等待的控制信号,除非对方存在违反交通灯号控制或其他交通违法行为,否则应判闯黄灯者全责。
2.当黄灯亮时,已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可以继续通行,而未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则应减速停止行进,如果未越线的车辆闯黄灯并引发事故,那么该车辆应承担相应责任。
3.如果已越线的车辆在黄灯期间继续通行并发生事故,且对方车辆存在违法行为,那么责任判定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有所调整。
因此,在闯黄灯发生事故后,建议立即报警并等待交警处理,以便根据现场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责任认定。
黄灯事故责任的判定主要依据交管部门对事故现场的调查和分析。
1.在判定过程中,交管部门会综合考虑事故双方的行驶速度、行驶方向、交通信号灯的状态以及事故发生的具体位置等因素。
2.如果涉事车辆在黄灯亮时未越过停止线却强行通行,并因此引发事故,那么该车辆通常会被判定为承担主要或全部责任。
3.如果涉事车辆在黄灯亮时已越过停止线并继续通行,且对方车辆存在违法行为或过错,那么责任判定可能会更加复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4.在判定黄灯事故责任时,还需要注意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例如,《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对黄灯亮时的通行规则进行了明确规定。
因此,在判定责任时,必须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判定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找法网提醒你,闯黄灯全责的法律依据主要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
1.该条例第三十八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黄灯亮时,已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可以继续通行。”这一规定明确了黄灯亮时车辆的通行规则。
2.该条例第四十二条也规定:“闪光警告灯为持续闪烁的黄灯,提示车辆、行人通行时注意瞭望,确认安全后通过。”
这一规定进一步强调了黄灯作为警示信号的作用,要求驾驶人在通过黄灯时必须保持谨慎和注意。
结合上述规定,可以推断出:当黄灯亮时,未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应当减速停止行进;而已越过停止线的车辆虽然可以继续通行,但也必须确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