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鉴定伤害的程序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5-03-12 13:5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司法鉴定伤害的程序主要包括委托、受理环节,随后进行初次鉴定,必要时补充鉴定,有争议则重新鉴定,再次争议可复核鉴定,最终出具司法鉴定文书,并可能涉及出庭环节。
一、
司法鉴定伤害的程序有哪些
司法鉴定伤害的程序包括委托、受理、初次鉴定、补充鉴定(如有需要)、重新鉴定(如有争议)、复核鉴定(如再次争议)以及司法鉴定文书的出具和出庭等环节。
1.司法鉴定机构或社会专业司法鉴定人会接受司法机关的委托,从事委托请求事项的司法鉴定。在诉讼案件中,当事人若负有举证责任,也可以委托司法鉴定机构进行鉴定。
2.司法鉴定机构在收到委托书后,会对委托事项进行审核,并决定是否受理。
(1)对于符合受理条件的,会签订《司法鉴定委托受理合同》;
(2)不能即时决定受理的,会出具收领单并在规定时间内作出决定;
(3)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则退回材料并说明理由。
3.鉴定机构会指派具有社会专业司法鉴定资格的人员进行初次鉴定。同一鉴定事项应由两名具有资格的人员进行。
二、
司法鉴定中的初次与补充鉴定
找法网提醒,初次鉴定是司法鉴定程序中的关键环节,它基于提供的鉴定材料和相关证据,由具有专业资格的鉴定人员进行分析和判断。
1.在某些情况下,初次鉴定后可能需要进行补充鉴定。这通常是因为发现了新的相关鉴定材料,或者原鉴定项目有遗漏。
2.补充鉴定是对初次鉴定的补充和完善,其程序与初次鉴定类似,但更注重对新增或遗漏内容的审查和鉴定。
3.值得注意的是,补充鉴定并不是随意进行的,而是需要符合《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的相关规定。只有在特定情况下,司法鉴定机构才可以接受委托进行补充鉴定。

三、
司法鉴定中的重新与复核鉴定
重新鉴定是在初次鉴定或补充鉴定结果存在争议或问题时进行的。
1.重新鉴定的目的是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在进行重新鉴定时,专业司法鉴定机构会要求委托人提供与原鉴定材料相同的材料,并确保重新鉴定的过程不受原鉴定人的影响。
2.复核鉴定则是对重新鉴定结果再次进行审查的过程。当对重新鉴定结果仍有异议时,可以委托其他资质较高的司法鉴定机构进行复核鉴定。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伤害鉴定程序有哪些
进行伤害鉴定时,您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首先是向鉴定机构提出鉴定申请,然后准备好相关材料如入院记录、出院小结和疾病诊断证明等,以便鉴定机构进行现场鉴定。鉴定完成后,鉴定机构将出具意见。整个过程旨在确保鉴定的顺利进行,以维护您的合法权益。
解析:
新的解答内容保持了核心关键词的一致性,围绕“伤害鉴定程序”进行解答。与原来的解答内容相比,新的表述方式更加通俗易懂,更好地满足了用户的需求。同时,新的解答内容在字数上与原答案保持一致。
故意伤害罪的司法鉴定程序有哪些
针对故意伤害罪,应前往具备资质的司法鉴定中心进行鉴定。具体流程包括:选择有资质的鉴定机构,提供全面的伤情资料,积极配合鉴定过程,并及时获取和妥善保存鉴定结果,将其作为法律追责的重要依据。
眼部伤害司法鉴定的程序是什么
眼部司法鉴定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1. 委托书、身份证、鉴定所需的样本和检材;
2. 伤后到医院进行检查的门诊病历、入院记录、手术记录、出院记录等。
委托人委托鉴定的,应当向司法鉴定机构提供真实、完整、充分的鉴定材料,并对鉴定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司法鉴定机构应当核对并记录鉴定材料的名称、种类、数量、性状、保存状况、收到时间等。
诉讼当事人对鉴定材料有异议的,应当向委托人提出。本通则所称鉴定材料包括生物检材和非生物检材、比对样本材料以及其他与鉴定事项有关的鉴定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