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退休后企业年金怎么提取
更新时间:2025-04-19 03:5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辞职退休后,企业年金提取需遵循的规定包括未达到退休年龄不得提前提取,但可申请转移至新雇主年金计划延续保障。简而言之,不能直接提现,可转移继续积累。
一、
辞职退休后企业年金怎么提取
辞职退休后,关于企业年金的提取具体如下:
1.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号令第十二条明确规定,职工在未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时,是不得从个人账户中提前提取资金的。
这意味着,如果你在正常辞职后并未达到退休年龄,是无法直接提取企业年金作为现金使用的。
2.如果你的新雇主提供了年金计划,你可以向原单位申请转移年金资产至新雇主的年金计划中,以延续这份养老保障,但这一过程中并不会涉及到现金的提取。
因此,对于辞职退休后的职工而言,企业年金并不能直接提取,但可以通过转移来继续积累。
二、
企业年金是什么?
找法网提醒,企业年金,作为国家基本养老保险的重要补充,是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体系中的“第二支柱”。这一制度由企业自愿建立,旨在为员工提供更全面的养老保障。
1.在实行现代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中,企业年金已经相当普遍,它通常被称为“企业退休金计划”或“职业养老金计划”,并成为了所在国养老保险制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企业年金通过建立个人账户的方式运作,由企业和职工共同缴纳一定比例的保险费(其中,职工个人可能少缴或不缴费)。
3.职工退休时能够享有的企业年金水平,将直接取决于其资金积累规模以及投资收益。
这一制度的设计,旨在通过长期积累和投资回报,为职工退休后的生活提供更加坚实的经济基础。

三、
辞职后企业年金能否转移?
辞职后,企业年金是可以进行转移的。
1.虽然职工在未达到退休年龄时无法直接从个人账户中提取企业年金,但如果新的雇主提供了年金计划,职工完全有权向原单位申请转移年金资产至新雇主的年金计划中。
这一转移过程并不会导致资金的损失,反而能够确保职工在换工作后仍能继续享受企业年金带来的养老保障。
2.对于辞职后的职工而言,及时了解和办理企业年金的转移手续,是维护自身权益、确保养老保障连续性的重要举措。
3.建议职工在辞职前与单位人力资源部门沟通确认,了解具体的转移流程和所需材料,以便顺利完成转移手续。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退休后怎么办理领取企业年金
从法律角度,退休后领取企业年金在不同情况下的具体操作如下:
1. 若合同明确规定了领取方式和时间,可直接按照合同要求向企业提出领取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2. 若合同未明确规定或存在争议,应先与企业进行协商,尝试达成一致意见。协商过程中,可寻求工会或劳动监察部门的协助。
3. 若协商无果,可申请劳动仲裁,由劳动仲裁委员会根据事实和法律规定作出裁决。
4. 若劳动仲裁结果仍不满意,可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途径维护个人权益。在诉讼过程中,应提供充分的证据支持自己的主张。
以上操作均需在确保个人权益的前提下进行,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职业年金辞职后怎么提取
具体操作:
从法律角度,职业年金在不同情况下的提取操作如下:
1. 若辞职后找到新单位且提供职业年金制度,可向新单位申请将原单位的职业年金转移至新单位继续缴纳。
2. 若辞职后未找到新工作或选择自主创业等,可选择将职业年金继续保留在原单位,但需注意提取条件和收益率等限制。
3.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可按月领取职业年金,需向职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
4. 在特定情况下,如出国定居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可申请一次性提取职业年金,但需满足一定条件并提供相应证明。
请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并遵循相关规定和程序进行操作。
企业年金退休后如何领取
法律分析:职工退休后,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按月领取养老金,就是根据企业年金的缴费时间和滚动总额,折算出按月领取时间和金额,这种方法和养老金一样,可以作为每月薪金细水长流,直到资金发完为止,一旦选择这种领取方法后,不可以再次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