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投诉电话号码是全国统一的卫生热线12320,当遇到医疗纠纷时,受害人可以拨打此电话向当地市、区卫生监督部门进行投诉。
1.还可以直接联系相关医院的行风投诉监督电话,或者向医院的医保科、领导反映个人情况,寻求协商解决。
2.如果涉及收费问题,可以直接找当地的物价局进行投诉,解决医疗纠纷有三种主要方式:协商解决、行政调解和司法诉讼。
(1)协商解决是与相关医生领导进行沟通,尝试达成解决方案;
(2)行政调解则是通过媒体反映到相关的卫生局或卫生厅,让其介入调解;
(3)司法诉讼则是去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
3.根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六条,卫生主管部门负责指导、监督医疗机构做好医疗纠纷的预防和处理工作,引导医患双方依法解决医疗纠纷。
医疗过失并不等同于医疗事故。
1.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2.医疗过失行为则是指医务人员在医务活动中因违反了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不是主观故意而是客观上有过失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行为。
3.虽然医疗过失可能导致患者损害,但只有当这种损害达到一定程度,且医务人员存在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时,才能被认定为医疗事故。
4.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条,医疗事故的定义已经明确,不包括所有医疗过失行为。
找法网提醒你,医疗事故纠纷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这意味着,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受害人有三年的时间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将不予保护。当然,如果存在特殊情况,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2.《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它规定了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并明确了计算方式和例外情况。
因此,在面临医疗事故纠纷时,受害人应及时了解自己的权利,并在诉讼时效期间内提起诉讼,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