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自损坏他人财物,如果不构成犯罪,那么将由公安机关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治安处罚:
1.具体而言,《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2.而如果构成犯罪,那么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追究刑事责任。
(1)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规定,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找法网提醒,对于损毁财物的行为,法律既规定了治安处罚,也规定了刑事处罚。
1.治安处罚主要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如上所述,对于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行为,将处以拘留和罚款。
2.而刑事处罚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当损毁财物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时,将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面临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等刑罚。
需要注意的是,是否构成犯罪以及犯罪的严重程度,需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包括损毁财物的价值、行为人的主观恶意等因素。
当私自损毁他人财物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或虽构成犯罪但受害人仍希望追究民事赔偿责任时,可以提起民事诉讼。提起民事诉讼时,需要撰写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状。
1.在首部应当写明文书名称、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和被告人的基本信息;
2.在正文部分,应当明确诉讼请求,即要求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赔偿的项目和具体数额;
3.要写明事实与理由,包括因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的犯罪行为给被害人造成实际经济损失的情况,以及为什么应当要求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承担民事责任;
4.要一一列明证明损失的证据的名称、种类及来源。在尾部,需要写明致送人民法院的名称、附带民事起诉状的份数、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签名或盖章以及具状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