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故意伤人未遂如下处理:
1.若未成年人为已满十六周岁者,尽管未遂,但仍需依法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只是量刑时会考虑未遂情节从轻或减轻处罚。
2.若未满十六周岁,则因其不满足故意伤害罪的主体资格要求,一般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但会责令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加强管教,必要时由政府收容教养。
这样的处理方式旨在既保护受害者的权益,又兼顾未成年人的成长与教育。
未成年伤人未遂是否构成犯罪,关键在于其是否满足犯罪构成的四要件:主体、主观方面、客体、客观方面。
1.对于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而言,若其具备故意伤害的主观故意,实施了伤人的客观行为,且该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只是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则仍构成故意伤害罪(未遂)。
2.对于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则因其不符合故意伤害罪的主体要求,即便有伤人的未遂行为,也不构成该罪。
但需注意,若其行为触犯其他应负刑事责任的罪名,则另当别论。
找法网提醒你,未成年伤人未遂的法律后果因年龄不同而有所差异。
1.对于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其伤人未遂行为虽未造成实际伤害结果,但仍需承担一定的刑事责任,只是量刑时会考虑未遂情节及未成年人的特殊身份从轻或减轻处罚,还可能面临民事赔偿责任,需对受害者的损失进行赔偿。
2.对于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则主要通过责令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加强管教、政府收容教养等非刑罚方式进行处理,旨在预防其再次犯罪并引导其健康成长,也需关注受害者的权益保护,确保其得到应有的赔偿和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