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未签劳动合同而被裁员的情况,劳动者有权申请劳动仲裁,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1.具体而言,劳动者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违法辞退的赔偿金以及因未签订合同而应支付的双倍工资。
2.此举是对用人单位未履行法定劳动合同签订义务的直接回应,也是法律赋予劳动者的正当救济途径。
找法网提醒,若劳动者决定通过劳动仲裁途径解决未签劳动合同裁员问题,需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准备材料:前往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携带仲裁申请书2份、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相关证据复印件和证据清单2份,以及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
2.提交申请:提交上述材料后,仲裁委将在5个工作日内给予立案,并随后为双方设定举证期和答辩期。在此之后,仲裁委将安排开庭审理,并尝试对双方进行调解。
3.后续行动:若对裁决书不服,劳动者有权在法定期限内向法院提起诉讼,以进一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值得注意的是,申请劳动仲裁期间并不影响劳动者寻找新工作。
关于未签劳动合同被裁的赔偿标准,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执行。具体而言:
1.经济补偿金: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对于工作年限不满一年的部分,六个月以上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2.赔偿金:若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支付赔偿金。
3.双倍工资:针对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情况,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