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赔偿申请劳动仲裁要以下材料:
1.必须提交正式的申请书,该申请书需一式三份,分别递交给仲裁委两份及申请人自留一份。
2.申请人需提供有效的身份证明,并附上复印件,以确认其身份。
3.劳动关系证明也是关键材料之一,包括但不限于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证明、工资发放情况证明、社会保险缴费证明、工作证、出入证等,均需准备齐全及相应的复印件。
4.工伤的证明材料同样重要,如工伤认定决定书和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书等,这些都是评估工伤程度和赔偿标准的依据。
5.若仲裁委在立案审查过程中要求提供被申请人身份的相关材料,申请人也应及时提交。
6.申请人在递交申请书时还需填写《送达地址确认书》,确保仲裁文书的准确送达。
工伤赔偿过程中,申请人需携带一系列关键资料。
1.工伤认定申请表,这是启动工伤赔偿程序的基础。
2.需提供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劳动合同、工资单、工作证等,以证明劳动关系的存在。
3.医疗诊断证明或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职业病诊断鉴定书)也是必不可少的,它们用于确认工伤的具体情况和伤害程度。
4.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工伤认定申请表应详细记录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以便相关部门进行审查和认定。
5.若申请人提供的材料不完整,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将一次性书面告知需补正的全部材料,申请人需按要求补正后方可受理。
找法网提醒你,关于工伤后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机,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劳动争议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
1.自工伤事故导致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工伤保险待遇、工伤赔偿等劳动争议之日起的一年内,双方均可申请劳动仲裁。
2.申请劳动仲裁时,申请人需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
(1)仲裁申请书应明确载明劳动者的个人信息、用人单位的信息、仲裁请求及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证据及证据来源等。
(2)若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申请人也可口头申请,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3.仲裁时效期间可因当事人主张权利、请求权利救济或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不能在时效期间内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
4.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一年时效期间的限制;但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在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仲裁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