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怀孕期间被公司裁员的情况,赔偿金的计算依据是《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赔偿金应按照补偿金的双倍来计算。
1.补偿金则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和被辞退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来确定。
2.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每满一年工作应支付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3.若劳动者月工资高于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三倍,则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该三倍数额计算,但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因此,怀孕后被裁员的女性员工,其赔偿金将是基于上述规定计算的补偿金的双倍。
找法网提醒,当怀孕女性员工因被裁员而与公司发生赔偿争议时,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来维护自身权益。仲裁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并附上相关证据材料;
2.仲裁委员会在收到申请后五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并通知双方当事人;
3.仲裁庭会安排开庭审理,双方需按时参加,否则可能面临不利后果;
4.在开庭审理过程中,仲裁庭会先行调解,力求双方达成协议;
5.若调解不成,仲裁庭将依法作出裁决。
整个仲裁过程应在四十五日内结束,特殊情况下可经批准延期。若对仲裁裁决不服,可在规定时间内向法院提起诉讼。
为了顺利进行劳动仲裁,怀孕后被裁员的女性员工需要准备一系列材料。这些材料包括但不限于:
1.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详细阐述争议事实和请求;
2.身份证复印件,以证明申请人身份;
3.被诉单位的营业执照复印件或企业工商注册登记信息资料,以明确被申请人身份;
4.证据材料复印件,如劳动合同、工资单、裁员通知等,用于支持申请人的主张;
5.以及当事人提交证据材料清单及证据说明,以便仲裁庭清晰了解每份证据的内容和用途。
准备充分、全面的材料,有助于提升劳动仲裁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