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后工资是否应当当天结算,其合法性取决于具体的法律规定及劳动合同中的约定,具体如下:
1.根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
2.具体到辞职工资的结算时间,则需参考劳动合同中的具体条款以及地方性法规。如果劳动合同中明确规定了辞职工资的结算时间和方式,那么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执行。
3.如果合同未明确约定,或者地方性法规有特别规定,则应当按照相关法规执行。
因此,辞职工资是否当天结算,并非一概而论,而是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找法网提醒,辞职后工资的支付,受到《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以及地方性法规的共同约束。
1.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2.如果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3.《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也明确了工资的支付时间和方式,即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
这些规定为辞职后工资的支付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如果辞职后工资未结清,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维权:
1.协商解决: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支付拖欠的工资。在协商过程中,劳动者可以提出合理的诉求,并保留好相关证据以备不时之需。
2.劳动仲裁:如果协商无果,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在申请劳动仲裁时,劳动者需要提交相关证据材料,以证明用人单位存在拖欠工资的行为。
3.提起诉讼:如果劳动仲裁未能解决问题,劳动者可以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诉讼过程中,劳动者需要继续提供证据材料,并接受法院的审理和判决。
需要注意的是,在维权过程中,劳动者应当保持冷静和理性,避免采取过激行为或违法行为。同时,劳动者也应当保留好相关证据材料,以便在需要时能够证明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