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肖像权怎么量刑
更新时间:2025-01-25 15:0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侵犯肖像权通常不会量刑,属一般侵权。可要求停止侵害,必要时可诉诸法律,追究民事责任,如道歉、赔偿。《民法典》明确保护肖像权,禁止侵害行为。
一、
侵犯肖像权怎么量刑
侵犯肖像权一般不涉及量刑,因为这不构成犯罪,而是一般侵权行为,面对侵犯肖像权的情况,受害人有权直接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
1.若侵权人拒绝停止,受害人可通过法律途径,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公开道歉、赔偿损失等。
2.《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九条明确规定了肖像权的保护范围,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以特定方式侵害他人肖像权,如丑化、污损或伪造等,且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其肖像。
二、
侵犯肖像权与名誉权区别
侵犯肖像权与名誉权的主要区别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主体不同,肖像权仅自然人享有,而名誉权的主体则更为广泛,包括自然人和法人;
2.客体不同,肖像权的客体是具体的肖像形象,而名誉权的客体则是无形的名誉利益;
3.内容不同,肖像权包括制作、使用、公开及许可他人使用等权利,而名誉权则不涉及对名誉的直接使用;
4.是否专有不同,肖像权是专有权,归肖像权人专有,而名誉权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评价,非专有权。

三、
肖像权包括哪些内容
肖像权作为公民的重要人格权利,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1.制作权,即权利人有权依照自己的意愿,通过各种艺术形式制作自己的肖像;
2.使用权,即权利人对自己的肖像享有使用权,可以决定如何自我欣赏或用于其他合法目的;
3.公开权,即权利人有权决定自己的肖像是否公开以及公开的方式;
4.许可他人使用权,即权利人可以与他人协商,签订肖像许可使用合同,允许他人在一定范围内使用自己的肖像。
找法网提醒你,《民法典》的相关规定也进一步明确了肖像权的保护边界,禁止未经许可的制作、使用、公开等行为,以保障肖像权人的合法权益。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侵犯肖像权怎么判法律
侵犯肖像权的判定主要围绕四个核心要素:未经许可的使用、造成的损害、因果关系以及行为人的主观过错。在遭遇肖像权侵犯时,首先要做的是收集证据,如保存未经许可使用的照片、视频等。其次,评估因肖像权侵犯所造成的损害程度,如名誉受损、精神痛苦等。接着,明确使用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直接联系。最后,判断行为人是故意还是过失。根据这些情况,可以选择协商、投诉或提起诉讼等处理方式。
肖像权侵权怎么判刑
针对肖像权侵权,处理方式因具体情况而异。通常包括民事责任,如要求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以及赔偿损失等。若情节特别严重、影响极其恶劣,可能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等刑事责任。民事责任与刑事责任可以并行,实际操作需根据案件详细情况来定。
侵犯人肖像权怎么处罚
侵犯肖像权应受到相应的处罚。具体的处罚措施包括: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消除不良影响,如删除侵权照片或视频;向肖像权人公开赔礼道歉;根据侵权程度,赔偿肖像权人的经济损失。对于严重的侵权行为,可能会涉及刑事责任。建议尽快咨询专业律师,以维护自身权益。
以上三个答案围绕“侵犯肖像权的处罚”这一核心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新的表述与原答案的语义一致,且合计总字数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