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屋买卖过程中,土地出让金的计算是关乎买卖双方权益的重要环节。一般来说,住宅土地出让金的计算依据是房屋的交易价或评估价,并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收取。
1.若房屋有实际成交价且不低于所在级别基准地价平均标准,则按成交价不低于4成的标准来计算出让金。
2.若成交价低于基准地价平均标准,则按标准地价平均标准的4成计算。
3.对于划拨土地使用权在转让时补办出让手续的,也按基准地价平均标准的4成来计算土地出让金。
4.若受让人对计算方式有异议,可委托有资质的土地估价机构进行评估,最终按评估价的4成确定。
5.特别地,划拨土地使用权成本价格占土地价格的比例不得超过6成,在计算出让金时需将成本价格换算为市场土地价格后再进行计算。
找法网提醒,土地出让金,是指各级政府土地管理部门依法将土地使用权出让给土地使用者时,向受让人收取的全部价款。
1.这包括初次出让土地使用权的交易总额,以及土地使用期满后续期时需缴纳的续期土地出让价款。
2.对于原通过行政划拨方式获得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使用者,在其将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出租、抵押、作价入股或投资时,也需按规定补交土地出让价款。
3.土地出让金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其规模直接反映了土地市场的活跃程度。
土地出让金的计算方式及标准因土地性质、用途及市场情况等因素而异。
1.一般而言,土地出让金的计算依据是土地的市场价值,并结合相关政策规定进行确定。
2.在住宅用地方面,土地出让金的计算通常与房屋交易价或评估价挂钩,并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收取。具体比例可能因地区、政策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3.对于划拨土地使用权在转让时补办出让手续的,其土地出让金的计算也需遵循相关政策规定。
总体而言,土地出让金的计算方式及标准旨在保障土地市场的健康发展,维护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